过去提到“菜市场”,人们几乎都会说:“那简直是装满三餐四季美味的天堂!”
可如今,刚刚经历过新冠疫情的残酷,体验着“一站式买菜、应有尽有”的便捷,还耳濡目染在媒体的各种食品安全爆料中,再提到“菜市场”,大家只会联想到三个字——“脏、乱、差”。
有了这样的印象标签后,菜市场的顾客越来越少,关门倒闭的菜市场也一波接一波。
那是不是菜市场在今天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如果你留心观察,其实会发现菜市场尚未走到“退出历史舞台”那一步,因为还有很多群体需要它。
比如60岁以上、不会使用电子支付的老年群体,还有那些学历偏低、就业技能缺乏、靠菜市场维持生计的菜市场就业人员等。
既然还有存在的必要,那么面对新零售与电商等带来的多面冲击,实体菜市场有没有可能与它们共生发展呢?
“还真有!”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浙江大学全球浙商研究院研究员应天煜与其他两位管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系学者黄浏英、叶顺,联合新疆财经大学旅游学院杨芳、浙江省杭州市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保护中心沈旭炜两位学者,深入研究后发现:可以通过共生治理来实现。
日前,应天煜团队的研究成果在《商业经济研究》(2021年24期 )上发表。文章在梳理菜市场生存现实挑战的基础上,基于共生理论,从不同共生单元参与的视角下系统分析了菜市场对称互惠治理的机理。
近年来,针对菜市场(农贸市场)治理的研究不多,成果主要集中在菜市场的现状分析、存在不足、治理对策方面,鲜有系统化从多角色的融入和共同协同治理的视角分析城市菜市场科学治理的策略。
为了更好地给数字化背景下菜市场的升级改造以及科学治理提供借重要的借鉴依据,【“科研”ZJUSOM】第二期专题将摘选这篇文章中的“共生理论”“共生机理”两部分进行分享。
共生的基础概念来源于西方生物界,德国的真菌学家德贝里(Anton deBary)于 1897年首次提出了“共生”的概念,国内学者袁纯清(1998)首创将共生的思想引入社会科学领域,并从共生现象出发寻求链接不同共生单元之间的关系和脉络,总结了共生的本质以及内涵:一方面,不同的共生单元通过合作和协同形成共同利益的帕累托最优,另一方面,帕累托最优亦成为不同共生单元利益最大化的驱动力。
之后,学者胡守钧(2012)将共生理论分解为共生单元、共生环境与共生模式三者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共生系统,从三个不同的视角来具体阐释共生理论的内涵。共生单元的存在包含多层次,从国家层面到区域、产业、企业层次,依据不同的共生单元的组合关系,可以形成不同类型的共生关系。胡晓鹏(2008)根据互动关系和具体特点的不同化分为寄生共生、偏利共生、非对称互惠共生和对称互惠共生。
从整体共生的构成要素来看,共生环境是共生关系营造的基础和保障。作为共生模式形成的重要环境要素,涵盖了除共生单元以外的全部外部性条件。无论是供需共生单元还是协同共生单元,还是形成不同的共生模式,共生环境都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主体构成上看,共生单元是进行共生能量产生和信息流动交换的基本单位。在一定的时空限制中,不同的共生单元需要通过寄托重要的环境媒介进行能量交换、信息传递,最终完成不同单元间的主体的升级和互惠,最终形成规律稳定、秩序一致的共生关系。
共生模式是共生关系的升级和演变。其主要指共生单元之间相互作用的主要方式,在最优共生模式状态下,不同共生单元间保持着稳定的共同进化,有序完成能量传递、信息流通和物质传导,此时相互间的利益最大化。
共生环境:数字化和智慧化的治理平台
互联网技术不断升级发展给菜市场升级改造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智慧菜市场”应运而生。数字化和智慧化正向加速了共生环境的升级。尽管在菜市场智慧的标准认可方面存在不同的意见和看法,但相比较传统菜市场而言,互联网技术对于菜市场的改头换面已是显而易见。
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移动支付、云计算等技术通过迭代和聚合,赋能共生环境,加速了不同共生单元的信息流动和共享。
共生单元:多元参与、共同进化和互惠互利的合作主体构成
一般来说,政府充当高位推动作用,其它得到公众认可的机构和组织亦可以成为高位推动中心(俞可平,2000)。随着“三治融合”治理思想的推进,菜市场治理场域中的共生单元包括政府、菜市场经营企业、消费者、商户、行业协会、商贩自组织(自律协会)等。
政府作为菜市场治理的重要参与力量,发挥着政策制定、监管控制、评价监督等作用;消费者作为菜市场的重要基础设置的利益受益者,享有监督反馈的权力;菜市场企业作为执行管理的重要参与者,在食物安全防控与追溯、提升消费者服务体验、最大化提升商户利益、科学管理商户和物理空间发挥重要作用;行业协会等一系列的非政府组织作为不可缺少的共生单元,调节了其他共生单元之间对称相互关系。
共生模式:多元协同,自治与共治结合
通过互联网技术升级的菜市场不仅仅体现在硬件升级方面,而是完整系统的综合管理信息生态系统。对于政府而言,通过大数据治理平台,掌握市场供求数据,物价数据更有利于实施科学有效的监管,筑牢食品安全堤坝,防止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同时在相关政策制定过程中,能够利用大数据进行精准的辅助。
政府通过公开透明数据,让监管的公信力提升,提升治理效能。企业通过数据查询,能科学的调剂不同菜市场之间的产品供应差,平衡不同片区和地区的市场供应和需求情况,通过扩大供应或者对服务升级来稳定菜市场的商品价格,保证供应的同时防止商贩借机哄抬价格。商户通过数据查询可以掌握当下一定阶段的商品的供求情况,通过追溯往年相关数据来进行预测,提前做好产品的供给,有利于平衡市场物价和防止货物积压。同时,商户成立自组织与自律联盟,为农贸食品安全防控建立起群防群治,联动群众力量构筑起严密防线,形成稳物价、保供应和优管理联保联供机制。
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利益相关群体的监督机制,形成合理有效的监督空间(安永康,2019),为消费者、公共媒体、商户等对服务反馈和食品安全问题提供合理的平台,完善共建、共享、共赢的多元治理协同机制。
菜市场链接了农产品产销、城市再就业、城市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是解决重要民生问题、三农问题以及城市再就业问题的重要抓手(孙凤,2020),兼具社会公益性价值。
政府在加强菜市场消费、产品流通、物价调控、食品安全保障等多方面制定和出台了多项利好政策。电商下沉到乡村一线,为菜市场进行深度转型和升级换代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中指出,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农贸批发市场和电商企业的融合发展,既是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的现实需求,也是进一步激发数据要素活力,促进农业数字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同时,对于菜市场在社区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政府也有明确阐述。由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将菜市场或生鲜超市归类为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中应配建的商业服务业设施项目,菜店、日杂等便利店作为居住街坊便民服务设置的应配建项目。面对电商和新零售空间进军菜市场的态势,商务部明确了“不能随意取消实体菜市场”,并踩点对菜市场现状调查,欲提出未来升级改造和科学治理的方向和模式。
浙江省围绕城市全社区生活链服务需求,提出的“未来社区”的九大场景“邻里场景、教育场景、健康场景、创业场景、建筑场景、交通场景、低碳场景、服务场景、治理场景”,菜市场是九大场景建设的重要接口。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不断提升,居游共融、主客共享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定位(罗奇,2020),菜市场既是重要的公共服务设施又是具有特色的城市景点,是文旅融合的新面貌。
数字化和智慧化为菜市场升级换代开拓了思维和视野,依托大数据形成的数字化平台为不同共生单元提供了良好的共生环境。以线下菜市场为重要的突破口,依托数字化和智慧化的技术,构建动态定制的管理模块,通过大数据分析,对共生单元实现信息共享,包括信息的实时化、可视化和具体化的共享,有利于不同共生单元对菜市场进行动态化的监管和治理。
长久看,定期对数据跟进和分析,形成动态长期的趋势分析有利于未来规划制定,同时对数据的回头看有利于及时排查潜在的风险区域和风险点。
在运营物流供应链方面,互联网信息平台技术可以大幅减少中间环节,通过数据农贸平台,商家可以直接对接农户进行采购,有效发挥规模优势。通过上游与农户对接,中游布局仓储物流网络,可以最大化减少中间环节,减低采购成本。
在顾客需求端,实现了线上购买智慧支付功能,在实体场景中商户信息识别(商户摊位前显示出商户的信用、姓名、每日菜价、新鲜度等信息,顾客根据 LED 上的信息自主选择,拿出手机扫描商户电子屏上的二维码,对这一消费体验进行点赞、评价或投诉,给商户打分)。
在商户体验端,可以进行市场供需预测。价格走势、需求走势、竞争走势等对于商户是个无法精准估量的难题。通过交易大数据,可以分析价格、菜品的波动,帮助商户更好预判趋势,
从管理层面,也可借此做到平抑菜价、保障供应和食品安全。数智化大数据就像一根线,串联起了经营户、市场管理者、消费者、金融机构,使各个不同的利益主体成为“菜市场的命运共同体”。数字与农贸的有机结合的共生环境,使得菜市场的线上购物体验得以拓展,线下服务更加智能化、人性化。
公共管理者需要根据公民的期望积极顺应环境的变化,倡导多元主体协商治理,以此形成公民集体偏好,通过组织职能的变化创造具体任务情境下的公共价值。
菜市场治理是不同治理政策、治理主体的有机融合,需要政府、企业、商户、消费者、非政府组织等协同参与,形成利益最大化。而在整个互惠共生的治理过程中,数字化和智慧化的平台和系统构筑了共生环境的基础,是形成互惠价值的重要途径和保障。
政府需要以美好生活为目标,在政策制定方面把握精髓,科学合理地引导企业的发展方向,同时,菜市场企业、消费者以及商户依托数字化治理平台,以互惠价值为凝聚点,形成坚实命运共同体。
综上,本研究在综合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的基础上,从政策引领、数智赋能与互惠价值视角绘制了菜市场共生治理的机理技术路线。
菜市场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就业减震器的重要角色,同时作为政府重要的民生工程,在助推城市升级提档、完善社区服务、谱写幸福城市篇章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此外,作为市民的重要人文需求,菜市场是百姓维系邻里关系的重要纽带,是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是城市符号的标识,也是文化地域特色的靓丽名片。
在应天煜研究团队看来,数字化为实体菜市场升级改造提供了方向,正向加速了不同利益相关者相互协同,为共生单元提供良好的共生环境;多元协同,自治与共治结合的共生模式提升了共生互惠价值。
而当下的发力点,应聚焦在调动不同共生单元的共同力量,铸造坚实的“菜市场”命运共同体,形成共建共享的治理机制,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