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企业健康指数报告核心发现
2012年的春天,浙江大学管理学院联手零点国际发展研究院发布了《2012中国企业健康指数报告》,举办了“首届中国企业健康论坛”,开始了对中国企业的健康状况以及未来发展的系列研究。此后管理学院每年发布一份报告。2012年,我们创立了“三九企业健康生态系统”理论,创新了中国企业健康研究的理论和评价方法。“三”指从企业家精神、企业行为和商业环境三个层次入手分析企业的健康状况;“九”指衡量企业健康的九个维度,即创新力、创业力、领导力、竞争力、合规力、责任力、市场力、服务力和包容力。该评估体系层次分明,简洁清晰,有十分积极的建设意义。
从2012到2016年,五部报告,全面、清晰地分析了中国不同所有制企业主体及四大经济区域内企业的健康状况,提出了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方向。《2012中国企业健康指数报告》研究的对象是民企,所总结的核心发现包括“健康三明治”、“精神原动力”、“阳光环境”和“社会理性”等。《2013中国企业健康指数报告》增加了对国企的研究,比较分析了民企和国企的健康状况,所提炼的核心发现包括“共生共长”、“国—民红利”、“资源雾霾”、“内创疲软”等。《2014中国企业健康指数报告》剑指民企、国企和外企,重点增加了对三年研究成果的全面总结并对三个不同所有制企业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分析,提出了“共创来自竞争的繁荣”的主张。《2015中国企业健康指数报告》从宏观层面揭示了中国四大经济区域内企业的总体健康状况,发现了企业健康的“新常态”现象,及“创新驱动”、“人才瓶颈”等健康要素。《2016中国企业健康指数报告》更为细致地分析了四大区域内企业的健康变化,剖析了企业适应经济“新常态”的现象,以及核心技术优势与人力资本、健康政商关系等问题。
核心发现 1 适应新常态
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新常态,经济发展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经济新常态在中国企业健康指数上也折射出“增长放缓,反复波动”的现象。
对比《2014中国企业健康指数报告》和《2015中国企业健康指数报告》可以清晰地发现,中国企业正在逐步适应经济新常态。近三年“健康九力”总体增长从缓慢趋向加速,“健康三维度”(企业家精神健康、企业行为健康和企业环境健康)的差距逐年缩小,这说明中国企业健康状况正在逐步改善;中国四大经济区域中,具有后发优势的中西部地区企业健康依然最高,亚健康状态的东部和东北部地区企业健康指数有所改善;企业“健康九力”中的责任力和合规力表现最好,政府的市场力和服务力改善最快,新型“亲、清”政商关系逐步形成;前两年健康状况下降的国有企业呈现健康状态上升趋势,非公经济企业健康指数逐年稳步增长,特别是企业环境健康改善最为显著。
在“十二五”规划收官之际,中国经济通过远近结合、趋利避害、有效应对,取得了非凡成就,中国企业的健康状态正在逐渐适应经济新常态。通过宏观调控方式创新稳定了经济增速,企业行为健康得到恢复;持续推动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激活了市场活力,大幅度改善了企业的环境健康状况;制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行动,增强了经济发展新动力,增进了企业家精神健康;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开拓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格局,让中西部企业呈现出更为自信与健康的姿态。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创新力、竞争力和市场力是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创新驱动更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途径。中国企业健康指数在“十二五”期间的“健康新常态”,在“十三五”规划开局之际呈现出的一波高幅增长,展示了政府、企业和社会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自信。
核心发现 2 创新驱动引领发展转型
在超竞争的全球开放式创新这个大背景下,高质量的创新日益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引擎。创新已经成为我国引领发展转型的第一动力,并位居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虽然受全球贸易萎缩等因素影响,我国进出口总额下降,投资增长乏力,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但是多层次、跨边界的创新创业依然蓬勃发展,成效显著。
2016年中国企业健康指数研究表明,表征企业家精神健康的三力—创业力、创新力和领导力都比前两年高,特别是2016年企业创新力得分(73.2)远高于2015年(70.8)和2014年(70.6),并且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创新力得分依次递减,分别为77.2分、73.3分和71.5分。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这些成就和效果的取得无疑与我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密不可分。事实上,通过深入有序地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国科技研发实力和产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取得了一批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涌现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创新团队,催生了一批富有成长性和市场吸引力的科技创业型企业,从而为培养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劲的支撑。
在过去的一年里,层出不穷的创新创业给我国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坚实动力。据国家科技部统计,全国各类众创空间已经超过2300家,与现有2500多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10多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140多个国家高新区,共同形成完整的创业服务链条和良好的创新生态,在孵企业超过10万家。
不仅如此,创新创业已经成为区域转型升级的必然途径。据报道,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高新区成为区域转型升级的核心载体,它们的研发投入约占全国企业的40%以上,新产品收入占全国产品销售收入的30%以上。总之,创新型经济格局正在逐步形成。产业创新,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有效的顶层设计和配套的系统性体制机制。最关键的是,要突出科技产业创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基础、关键和引领作用,提高科技产业创新供给的质量和效率。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坚信,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的强劲落实、创新创业生态的坚实营造、新一轮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的扎实开启、区域创新布局的优化提升和创新驱动源头供给的有效增强,我国企业的创新创业必将在“十三五”之际继续稳步推进并更加熠熠生辉。
核心发现 3 核心技术优势瓶颈显露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早期技术模仿的空间已经缩小,企业必须依靠自身力量,掌握核心技术和主导技术,向技术和价值链中高端转型,并优化结构以适应新需求。核心技术优势具有不可复制性,是在企业长期对产品、生产与市场的深刻洞察下孕育而成的。在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企业想要通过转型升级在竞争环境中保持地位,必须长期坚持一个涵盖开发、获取和利用各种技术资源的核心技术培育策略。
对比2014—2016年的中国企业健康指数报告,企业竞争力的最薄弱环节从人才开发这一个要素,延伸到了人才开发、成本控制、核心技术优势三个要素,特别是在中国的东部、东北部区域,人才开发和核心技术优势瓶颈显得更为突出。
在“十二五”与“十三五”交替之际,突破人才和核心技术优势两大瓶颈的战略意义显得更为清晰。回顾“十二五”时期,我国科技创新实现了重大突破,量子通信、中微子振荡、高温铁基超导等基础研究取得了一批原创性成果,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探测等项目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技术创新投入已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发明专利指标占全国职务发明专利的比例已经超过了欧美等发达国家。但是,核心技术和核心零部件技术的引进、跟踪和模仿仍然是国内企业创新的主流,中国企业在全球产业技术创新价值链上仍然处于低端,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核心技术优势越来越成为新常态企业转型的瓶颈。展望“十三五”规划,创新驱动是中国经济社会顺应和引领新常态的重要战略举措,深度融合科技与经济、高效配置创新要素、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中国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企业需要在人力资源、创新基础设施上进行长期投资,才能自主培育核心技术优势,增强企业竞争力。
核心发现 4政商关系重构与破局:范式转型之痛
长期以来,政商关系似乎难以跳出圆周率般的困境;民营企业家尤其困惑于如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摆正和政府的关系。“市长还是市场”,企业家面临选择时,经常会由于公权力的边界模糊而摇摆不定。在率先进入新常态阵痛的东部和东北部经济圈,企业家和政府官员之间的关系更为敏感和纠结。企业家期望政府能够简政放权、依法行政,以制度约束权力,提供更为优质的行政服务,减少运动型的市场干预,提升行政效能,以政治生态的优化来营造良好的商业环境。而政府期望企业家能够守住法律底线,以商业生态的优化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由于公权力时常缺乏制度的约束,而中国企业家的商业伦理和价值原型尚未成熟和成型,双方时常“越界”,产能过剩、官员腐败与企业家行贿、行政不作为等等,背后都有政商关系定位不清的根源因素。
旧有范式正在凋零,新的范式尚未成型,政商群体皆投鼠忌器般地裹足
不前。
从调研结果的区域比较来看,企业家对环境的满意度仍然最低;东部和东北部等经济发达地区的样本,对环境健康的评价显著低于西部和中部。值得关注的是,这一结果在历年来的调研中都保持了高度的一致。在新型政商关系破局之前,政府官员选择了拥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腾笼换鸟”,重点投入新经济和新业态。新生代企业和企业家所崇尚的轻资产、互联网,相对减少了对政府所主导的资源禀赋的依赖,而传统产业企业家却无法轻易割断和放弃传统的产业根基,双方渐行渐远。坊间热议的“在商言商”、“远离政治”,更加让企业家在转型升级过程中缺乏环境支持感。另外,在近年来调研的数据中,西部和中部企业家对环境的满意度都较高。其一是因为从东部逐步向中部、西部产业转移带来的红利,使得地方政府的“重商、亲商”热情方兴未艾;其二是因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推进,也给西部、中部企业家带来了众多新的机遇和机会。由于各类鼓励和优惠政策的实施,企业家显然对外部环境给予了更加积极的评价。
此外,不同所有制背景下的企业家,对企业经营环境的友好感知也仍然存在系统化的差异,特别是多年来我们都发现民营企业家对企业经营环境的评分最低。这种低迷的得分状况,既反映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进度不符合预期,所带来的行业准入新机会尚未落地;又反映了随着关联担保等问题的后果逐步显现,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比例上升,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也许更加
艰难。
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政商关系的转型对于营造健康的经营生态环境,以及从适应、把握走向引领新常态,意义非凡。2016年“两会”期间,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政商关系提出了“亲、清”的新表述。在中国高压反腐的态势下,“亲、清”二字具有破局性的战略意义,为构建新型政商关系、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给出了清晰的定位。践行“亲、清”二字,重构政商关系,将会在适应新常态与“东部—中部—西部”梯度发展的过程中产生深远的影响。
核心发现 5 共谋“媒—企”和谐包容
媒体是企业联系市场的桥头堡,是企业相关利益的捍卫者,也是保证企业健康发展的一股重要的外部力量。一方面,媒体监督着企业行为,与企业构成了监督关系;另一方面,媒体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引导着企业行为,与企业构成了服务关系。媒体如何在监督与服务之间具有包容性,是当下媒体与企业关系亟须解决的问题。在中国企业“健康九力”中,媒体是包容力的三大主体之一,媒体行为的独立性、公正性和干预性影响着企业的宏观环境健康。
近三年的中国企业健康调查数据显示,在包容力三个指标中(媒体舆论、公众包容、行业协会),2014年的媒体舆论得分是最高的(约65分),2015年与2016年的媒体舆论得分都是最低的(分别是60.6分和68.9分),媒体的包容性在改善,借助自媒体/新媒体等互联网平台,媒体与企业的关系更加呈现出共生性的包容共赢趋势。但是媒体包容力的绝对得分近三年都没有超过70分,媒体包容力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中国媒体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中,面对着受众转移和新媒体崛起的双重挑战,媒体需要在竞争中通过“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赢得发展空间。在新的舆论环境下,媒体要增强导向意识,坚守社会发展正能量,引导方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成为“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核心发现 6 转换非公经济内生动能
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4—2016年的健康指数报告表明,三年以来,非公经济在企业家精神、企业行为和企业环境三个维度上都有稳健增长,表现出良好的内生力,但是非公经济的健康指数还是比较低的,特别是民营企业的环境健康得分表现最弱。
非公经济发展正面临的经济形势好比是“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急需转换动能,以创新驱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在“互联网+”浪潮席卷而来、“中国制造2025”扬帆起航的关键时刻,不少民营企业通过范式的转变,实现二次创新。比如,腾讯马化腾提出的“互联网+生态圈”,做好连接器和内容产业;小米雷军提出的家居生态变革;神州专车陆正耀提出的共享经济;苏宁电器张近东提议的电商变革,推出一站式可视化互联网商务解决方案……
转换非公经济动能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2016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我们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们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深入阐述了中央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并且特别强调要“让民营企业真正从政策中增强获得感”。总书记的讲话是给民营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让民营企业家更加踏实地做好企业,更进一步为地方经济做贡献。
从情感支持到制度支撑,体现了国家坚定推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与此同时,非公经济也应该增强自身内生动能,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创新推动市场发展,树立良好的企业家形象,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努力发展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