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浙江内控指数剖析
2018年10月29日,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浙江大学全球浙商研究院和浙江上市公司协会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联合发布了《2017浙江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报告》(下称“报告”),百余家浙江上市公司代表现场出席。根据报告,滨江集团、海康威视、正泰电器位居浙江上市公司内控前三强,浙能电力、浙数文化、浙江东方等十家企业作为新进力量也入围了浙江上市公司内控三十强。这些上市公司究竟有哪些特征?与“非30强”上市公司相比,他们有何“不一样”?
浙江内控三十强上市公司排行榜表格
在三十强榜单中,只有13家企业内部控制指数超过60分,总体内部控制水平仍亟待提升。相比于2016年有两家金融企业进入榜单,2017年的三十强榜单中未出现金融企业,主要原因在于金融行业多家公司违规。2017年三十强企业中,有10家企业新进入榜单,11家公司的排名较2016年有所提升。
对2016年和2017年都上榜的20家公司内部控制指数进行对比分析。总体来看,上榜公司内部控制指数稳中有升。
上榜公司内部控制指数柱状图
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企业面临的风险也随之上升,暴露出诸多问题。全国和浙江省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均值均略有下降,而质量好的上榜公司总体上能够保持较好的状态,体现了内部控制在风险高的情形下能够发挥更好的作用。
浙江内部控制三十强上市公司区域分布
浙江内控三十强公司区域分布表格
2017内部控制三十强企业分布非常集中,浙江省11个地级市中,有7个城市产生三十强企业,在2016年的基础上新增金华市。
宁波市和金华市三十强公司占其地区上市公司总量的比例较低,有较大提升潜力。
比较2017年与2016年浙江省内控三十强在各城市的分布情况,杭州市三十强公司数量有所提升,绍兴市和台州市2017年三十强公司数量较2016年有所减少。宁波市、温州市和衢州市三十强公司数量稳定,与2016年持平,金华市有一家企业首次进入三十强。
浙江内控三十强公司数量年度对比柱状图
浙江内部控制三十强上市公司行业分布
浙江内控三十强公司行业分布表格
制造业三十强公司数量为18家,是三十强公司数量最多的行业。但是,由于制造业行业公司总数较多,该行业中三十强上市公司的比例仅为5.71%,较2016年略有下降。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中有11家上市公司,有4家企业进入三十强榜单,占比36.36%,相较2016年数据有大幅提高。金融行业共有5家上市公司,均未进入三十强,和2016年金融业中100%的三十强比例相比有大幅的下降。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在2016年有50%的上市公司成为了内控三十强之一,但是今年行业中3家上市公司均未上榜。
浙江内控三十强与非三十强上市公司比较
三十强上市公司代表了内部控制质量领先水平。和2016年相比,2017年三十强上市公司的内控指数提高了0.27,而非三十强上市公司的内控指数降低了1.61,差距进一步拉大至15.84分,出现了两极分化的趋势。差异来源主要体现在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和内部监督这五个方面。
浙江内控三十强与非三十强公司比较表格
内部环境方面,两者相差13.82分,和2016年没有明显的变化。差异主要产生在公司治理(包括股东及股东大会、董事及董事会职责履行、经理层职责履行)。此外,内部控制执行机构和人力资源政策也对其产生一定影响。
风险评估方面,2016年两者相差10.48分,2017年差距继续拉大,差值高达16.03分。差异主要产生于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方面。
控制活动是三十强上市公司和非三十强公司内控差距最大的要素。两者分值差异达21.19分,比2016年又拉开了1.60分,主要产生于财产安全控制、法务纠纷控制、安全生产控制、产品质量控制等方面。
信息沟通方面,两者分值相差14.72分,较2016年升高了1.34分。差异主要来源于外部沟通、信息准确性和信息完整性。
内部监督方面,2017年两者相差13.91分,较2016年又拉开了1.67分。该差异主要来源于内部控制缺陷以及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方面。
改进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对策及建议
1、强化标杆企业的示范作用,提升整体内部控制水平。浙江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内控质量好的公司稳中有进,而内控薄弱的公司内控质量下滑。
建议监管机构推进区域内公司内部控制交流,发挥标杆企业的辐射和引领作用,强化风险管理意识,促进辖区内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水平共同提升。
2、提升控制环境水平,奠定内部控制基础。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基础,而内部环境是浙江上市公司最为薄弱的方面。
建议公司高层重视内部控制在保障企业合规目标、财务报告目标、经营效率效果目标、资产安全目标和战略目标方面的重要作用。自上而下推动企业内部控制建设。
3、优化内部控制管理机构,设计和执行有效内部控制体系。建议企业明确内部控制管理职责,根据企业实际业务需要,可以建立专业化的内部控制管理机构,以企业战略为引导,以企业业务流程为基础,设计或优化企业内部控制流程,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并推动内部控制有效执行,提升企业经营效率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行稳至远。
4、加强内部控制监督,保障内部控制持续有效运行。建议企业以内部控制监督为抓手,可以利用企业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识别和评估企业的风险和控制缺陷,并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应对,改进缺陷点,防范风险,保持内部控制持续有效运行。
5、借助信息技术和科技力量,提升内部控制工作效率。建议上市公司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借助最新科技成果,推动内部控制信息化发展。企业应当根据内部控制要求,结合组织架构、业务范围、技术能力等因素,有序开展信息系统建设、运行和维护,优化管理流程,防范经营风险,减少人为因素,全面提升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
6、加强内部控制监管,保障企业和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内部控制是企业上市和已上市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为了实现浙江经济发展目标和本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议监管部门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监管,尤其是对经营风险高、内控薄弱的企业,以防范发生重大经营风险。监管部门可以借助各个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的信息优势,利用大数据技术强化监管,推进企业内部控制不断提升。
7、强化金融业内部控制,促进金融企业做大做强。建议金融企业以国内外优秀企业为标杆,加强内部控制水平,提升风险防范能力,规避法律风险。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金融企业监管,促进企业合规经营。共同促进浙江金融企业做大做强。